世大運中華隊拳擊賽事結束後,看到以上這則新聞,感覺有點無奈: 體育署釋出的好處是: 贊助 出國移訓與 (可能) 聘請古巴教練來台執教。
第一,出國移訓效果有限,畢竟這些選手好幾位都是多次出國比賽過的老鳥,在不同時期也到中國移訓過。況且,在左訓一直都有優秀的外籍教練在指導。
第二,不需要聘古巴教練。古巴選手都是長期在特殊環境下培養出來,他們的拳擊風格特異,古巴教練不太可能來台複製那套模式 (影片)。
此外,除了古巴,台灣幾乎已聘請過所有拳擊強國 (包含奧運金牌) 教練來台任教過 (俄羅斯、哈薩克、烏茲別克、德國、菲律賓...等),成績並沒有讓中華隊一飛衝天! 這點更能支持上述論點:改善訓練環境比聘人來台重要。(註:如果真聘古巴教練來之後又一事無成,台灣實在會淪為國際拳壇笑柄)。模仿古巴,做得到?
BBC 精選紀錄片:為卡斯楚而戰:古巴拳擊奇蹟
中華隊 75kg
http://www.asiaboxing.org/biographies.php?country=24&boxer=145
伊朗 (75kg 銅牌)
http://www.asiaboxing.org/biographies.php?country=7&boxer=273
小結:
1). 台灣不需要聘古巴拳擊教練,相關經費應該挹注在選手們的升學獎學金 (學費補助) 或教練們的進修上,而不是再聘外國教練。就拳擊來說,台灣選手其實很聰明、也很能吃苦。但我們提供訓練資訊的管道太過單一。
2). 在賽後檢討方面,選手們的說法一樣老套:體能不足...。其實我們選手的體能,在某些方面已經練過頭啦,好到可以贏過其他專項運動選手(例如:中、長跑)。所以,重點體能沒有挑出來進行個別加強才是要命,例如,肌(耐)力差的選手就要額外強化肌(耐)力,心肺差的選手就要多強化心肺耐力。不同風格的選手的體能與技術也要分開來練。易焦慮緊張又不懂得放鬆的選手也有好多種選項來修正,例如:改變打法,與教練個別心理諮商,增加對戰練機會...等。關鍵:我們不是「體能不足」而是不懂得善用體能! 以下我多年前找到的影片可提供線索。
計次出拳系統:
http://chrisboxing.blogspot.com/2011/06/blog-post_5306.html
3). 上述這些複雜的因子又跟我們的文化、生活方式息息相關,除了選手們自己的啟蒙教練外,旁人(外籍教練) 其實不太容易弄通。接著:
4). 拳擊協會要組織自己研究團隊,國內拳擊圈其實有不少領有專業體能證照的專業人員,教練講習會應該多利用機會請他們來分享經驗。此外,我們要善加利用現有的資源,例如與各拳擊俱樂部來舉辦聯賽,進行交流增加選手們的作戰經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